由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與大陸委員會合辦的「2025香港影展」,於7月4日至13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並於7月5日舉辦「鄉‧港‧情」論壇,邀請本屆影展開幕片《爸爸》導演翁子光、《虎毒不》導演陳小娟,與策進會董事兼藝評人謝佩霓、影評人卓男及主持人張士達等嘉賓,分享討論現今香港電影的新樣貌與創作取材的特色。《正義迴廊》導演何爵天、《幻愛》製片鐘宏杰、演員饒星星亦到論壇現場支持。論壇吸引數十位愛好香港電影影迷參加。
本屆香港影展開幕片《爸爸》翁子光導演暢談其創作理念表示,《爸爸》故事情節很簡單,沒有太多懸疑成份。案中的父親,既是受害人的家屬,亦是加害者的家屬,雖然是最簡單的故事,卻充滿最複雜的人情,呈現的是人性與父性的對抗。翁子光說拍《爸爸》是個意外,原本他是此電影的編劇,隔了十年後把《爸爸》的劇本買回來自己拍,也算是宿命。
《虎毒不》陳小娟導演坦言該片是不討喜的題材,因為她不想拍出「完美的受害人」,而是要有一點複雜性及人性的討論。由於陳小娟的成名作《淪落人》,是個討喜也賣座的電影,翁子光及影評人卓男打趣建議陳小娟拍攝喜劇版的《虎不毒》,觀眾反應及票房應該會有所不同。陳小娟於《虎毒不》映後座談透露,故事原型雖不是她個人的婚姻故事,但跟她自身經歷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她在成為母親之前,曾對那些看似不稱職的媽媽略有微詞,直到自己經歷生育及育兒,自身才有更多體悟、包容及理解。
針對當下香港電影、創作題材、現實的票房表現及觀眾反應等議題,翁子光認為,最近常討論香港電影題材都很「不商業」,導演都在拍自己想拍的,他笑說,雖然對投資方比較不禮貌,但對他而言,拍電影要投入熱情才能完成好作品。同時也表示,香港電影近年落入一個「怪圈」,往年打打殺殺的影片票房不錯,近年有些也都「仆街」,翁子光自嘲像他自己的《風再起時》也「仆街」。反而非商業性的電影卻賣座,如《破‧地獄》,兩位香港當代最厲害的喜劇演員許冠文和黃子華,挑戰演出極為嚴肅的生死議題,全片沒有搞笑片段卻意外賣作,甚至打破所有香港電影的紀錄。翁子光笑說,《破‧地獄》片名應該改成《破‧紀錄》,讓大家哄堂大笑。
影評人卓男分析,香港電影的題材與觀眾都在改變,尤其在1997年後的幾波衝擊,「看電影」成為港人尋求慰藉以及情感投射的出口,大家在觀影過程產生激盪,導演的故事使觀眾的情緒產生內在共鳴。像是《爸爸》、《虎毒不》、《破‧地獄》、《飯後攻心》、《毒舌大狀》等片,甚至《九龍城寨之圍城》某種程度也在隱喻香港是一座九龍城。
藝評人謝佩霓對香港電影的前景抱持樂觀的態度,她比喻目前香港電影好比在夾縫中找尋空間,但是生命自會找到出路,香港電影也一直在鑿壁引光、咬牙吞血,猶如棉裏藏針般地持續創作,她認為,香港電影的底氣還在,在變與不變之中,持續找尋那道光的出口。翁子光也認同表示,香港電影像是在遺忘的盡頭抓住記憶的尾巴,只要還能拍片,大家就會持續堅持創作。
「2025香港影展」於7月11日(五)至7月13日(日)尚有5個場次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A TWO廳」進行展映,包含《從今以後》、《我談的那場戀愛》、《看我今天怎麼說》及短片精選等,影展全部免費於KKTIX線上開放索票。歡迎喜愛香港電影的影迷們一起感受香港時代精神「鄉‧港‧情未了」。
策進會自2021年起辦理香港影展相關活動,廣受喜愛香港電影影迷好評,未來策進會將持續辦理香港影展,以及其他更多促進港人融入台灣生活的活動,如市集、藝文、公益及體育娛樂等,協助港人適應生活及安居樂業。
相關圖片
香港影展論壇出席導演、講者及貴賓大合照
導演與講者暢談香港電影的挑戰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