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訊息

2024/12

/01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臺灣」第六場講座 分享台港劇場藝術

大陸委員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共同舉辦的「香港文化在臺灣」第六場講座,以「劇場」為主題,11月30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Café熱烈開講。陸委會李晉梅組長表示,許多香港劇場專業人士移居來台,為台灣劇場文化注入能量,希望能推動普及,讓更多人親近演出作品,共享精彩的戲劇藝術。 本場講座由「糊塗劇班」創辦人兼行政總監魏綺珊及藝術總監陳文剛擔任講者,並邀請台灣導演,同時也是策展人、詩人鴻鴻擔任主持人。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李晉梅組長致詞時表示,近年台灣成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藝文場所,致力將劇場藝術帶入群眾日常,而香港有許多劇場相關的專業人士移居來台,為台灣劇場文化注入能量,希望能推動普及,讓更多人都親近這些演出作品,共同享受精彩的戲劇藝術。 魏綺珊表示,香港環境近年雖有轉變,但仍有許多不同機會,只是需要更多時間摸索,她並以曾在台灣咖啡廳、酒吧演出的經驗,說明台灣比香港有更多空間及可能性。 魏綺珊與陳文剛分別分享2013年創立無障礙劇團的經驗,包含曾公映過《天虹戰隊》等作品,過程中雖面臨許多困難及挑戰,但能讓不同障別人士衝破障礙,享有平等機會去接觸藝術、進行表演,建立自信及展現才能,十分有意義,期待能把無障礙劇團的概念帶到台灣。 二人也介紹糊塗戲班近年的作品,主要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情感連結,並以《二人系列》作品為例,說明透過身體語言及表演者之間的肢體作動,呈現出夫妻關係,創意及趣味十足。 對談環節由鴻鴻與講者共同探討及分享台港整體劇場環境的觀察,並與現場嘉賓熱烈互動及意見交流。也歡迎關心台港文化的朋友,繼續支持下週「漫畫」及「文學」講座,共同激盪更多的文化創意。

READ MORE

2024/11

/30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臺灣」第五場藝文環境講座開講 何世光與茜利妹共談移居台灣後創作心路

大陸委員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共同舉辦的「香港文化在臺灣」第五場講座,以「藝術」為主題,29日晚間持續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 Café精彩開講。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蔡孟潔科長致詞時表示,藝文創作貴在多元,而台灣正是能容納各種藝文創作的所在,無論先來後到,大家都是「Team Taiwan」,台灣也會持續努力營造更優質的環境,讓不同的人都得以在此自由空間創作,從而營造文化台灣、藝術台灣。 本場講座由來自香港的何世光藝術家及茜利妹跨媒體藝術家擔任講者。何世光除了具備影評人及媒體人身分,更在講座中稱自己為「繪貓師」,除了談及自身開始畫貓的契機,也分享甫於11月辦畢的東京畫展,即是結合來自香港的台灣人之兩者身分定位,令人感動,但重要的是希望能用自己的作品為人帶來快樂,十分著重在情感及與人的連結。而茜利妹亦在講座中分享自己在臺灣的創作,包括展覽、戲劇、短片等,作品豐富多元,且風格直率強烈。茜利妹也在講座中表示,部分香港議題的作品,現多以在海外展示為主,因此十分感恩臺灣為她提供很大的空間得以進行自由創作。 在對談環節,何世光也感性抒發自身的經驗及想法,與嘉賓溫馨互動,更勸勉有志從事藝術的人要保持「熱誠」,繼續努力,本日講座也在講者與嘉賓的熱烈互動中激發出不少靈感,也歡迎關心台港文化的朋友到場支持後續的「漫畫」場及「文學」場,持續交流更多的文化創意!報名網址

READ MORE

2024/11

/28

交流辦活動訊息

陸委會與策進會舉辦「放開我『鴨』」壓力管理工作坊 協助港澳同學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陸委會與策進會舉辦「放開我『鴨』」壓力管理工作坊 協助港澳同學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大陸委員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於113年11月23日合辦「放開我『鴨』」壓力管理工作坊,來自各大學10餘名港澳同學透過有趣的互動活動,學習如何從壓力中釋放,及採取有效的壓力管理技巧,以提高心理韌性和情緒穩定性。同學們表示,工作坊的內容不僅實用,輕鬆的環境更容易吸收並實踐壓力管理技巧,學到如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 活動將同學分成數組,先透過桌遊介紹自己的個人特質,讓參與同學互相認識,講師再帶領同學透過繪畫探索處於不同情緒的自己,並教導大家如何透過呼吸舒緩生活中的壓力,識別生活中的壓力來源等,最後舉行「壓力拍賣會」,讓大家透過團體合作抒解壓力。 嘉義大學胡同學表示,這次的工作坊認識許多同鄉好友,讓他有『好像回到香港』的溫暖感覺,也讓他認識到壓力形成與緩解的方法,是一次很棒的體驗。靜宜大學方同學表示,透過桌遊更了解自己,也找出壓力來源,可運用所學的方法去抒解壓力。 陸委會與策進會將持續為港澳同學辦理各式活動,如港澳生畢業留臺評點制講座、港澳學生留臺就業創業座談會等,協助順利融入台灣社會,並鼓勵在台深耕發展,為台灣社會注入更多活力。希望同學不僅將台灣當作學習的起點,日後也能將台灣當作實現夢想的家園。策進會官網、臉書、IG社群平台會持續公布相關活動訊息,歡迎有興趣的同學報名參加。

READ MORE

2024/11

/25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台灣」第四場講座開講 香港學者梁啟智分享台港出版經驗

大陸委會員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舉辦的「香港文化在台灣」系列講座,第四場以「出版」為主題,22日晚間繼續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 Café展開,陸委會港澳蒙藏處科長兼策進會文化組組長竇文暉致詞時表示,香港文化有其獨特魅力,無論是透過出版、電影、戲劇等型態在臺灣自由多元的沃土予以保存及發揚,都有其重要的意義與價值,亦有助營造台港友好的氛圍。 本場講座由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趙政岷主持及香港學者作家梁啟智主講,梁啟智以自身經驗暢談在台灣出版、經營出版,以及保存出版品的經驗,他表示,目前在香港有許多從事「地方書寫」的出版品,從這些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大家對於香港充滿熱愛,而他在中央研究院進行的香港主題研究計畫,已經蒐集了許多香港社會重要的文化物件,比如香港第一屆特首選舉的選票,以及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娛樂專刊等。他認為台灣與香港地理位置接近,同樣使用繁體文字,又沒有時差問題,可以隨時得知香港的消息,具有成為香港研究國際基地的優勢。 在對談環節,梁啟智以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方式抒發對香港的情感,與現場嘉賓溫馨互動。他與趙政岷董事長均認為,如果把時間拉長至50年或100年後,對於香港現在的變化無須太過悲觀,期盼大家能對香港持續關注,以迎向更好的未來。 「香港文化在臺灣」後續講座主題包括「藝術」、「劇場」、「漫畫」、「文學」4場次,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報名網址

READ MORE

2024/11

/23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台灣」第三場開講 從茶餐廳看台港兩地飲食文化差異

大陸委會員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舉辦的「香港文化在台灣」系列講座,第三場以「飲食」為主題,21日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Café開講,由九月茶餐廳創辦人Andy及台灣飲食作家蔡珠兒對談。陸委會港澳蒙藏處專門委員兼策進會黃廷輝副秘書長致詞時表示,民以食為天,飲食是我們的日常,也是文化與歷史的縮影,可以感受到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以及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策進會曾經辦過許多台港飲食文化交流的活動,有座談、講座以及辦桌、市集等,都受到極大的歡迎。 黃廷輝副秘書長說,Andy的九月茶餐廳現在是在台北最具代表性的港人餐廳,他發揮了香港茶餐廳求變、多元的特色,調整出台灣人與香港人都喜歡的料理,讓移居來台的香港朋友有地方可以一解鄉愁。蔡珠兒老師是著名的作家與美食家,熟知香港飲食特色與餐廳文化,她曾說過茶餐廳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象徵,因為它的空間跟香港庶民非常接近。而無論港人移居到何處,只要吃得到香港的食物,就能吃得到自由的味道。 曾經在香港居住近20年的蔡珠兒老師首先向觀眾簡述香港飲食文化,從五星級的高級餐廳,到不同菜系的餐館以及大排檔,展現了香港國際化與多元化的特色。Andy談及自己在台灣開茶餐廳的心路經歷與心得,以及在台灣找尋及還原香港味道的過程。二人從醬汁、食材、味道、香料等角度出發,探討台港兩地的飲食差異。兩人特別談到茶餐廳的空間設計,蔡珠兒以香港電影《月滿軒尼詩》中出現的豎牌:「淨飲雙計,齋坐三計,相體四計,談情五計,鬧交六計」,探討空間運用與資本主義的關係。隨著港人移居到不同地方,兩位講者皆認為茶餐廳的文化象徵已產生變化,不少開設在外國的茶餐廳定位與咖啡廳相似,與以往庶民飲食的形象有所不同,亦反映出階級的流動。 本場講座參與人數爆滿,兩位講者與現場嘉賓熱烈互動下,為與會者帶來富有趣味的討論。歡迎關心台港文化的朋友到場支持後續講座,交流激發出更多的文化創意!報名網址

READ MORE

2024/11

/22

交流辦活動訊息

陸委會及策進會訪視淡江中學港生 期許港生適性揚才多元學習 畢業留台發展創造美好未來

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處長兼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秘書長盧長水今(22)日訪視就讀淡江中學的香港學生,代表陸委會邱垂正主委表達對學生的關心及感謝校方對港生的細心照輔,並與師生及家長座談交流,期許港生在台灣重視全人教育的環境下,健康、快樂、自信學習,完成學業後留台築夢,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盧處長表示,今年是政府開放招收境外港澳生來台就讀高中的第3年,已有超過30位港生來台就讀高中及五專,其中淡江中學3個年級都有香港學生,也是最多港生就讀的中學。盧處長也以淡江中學的核心價值「自信、紀律、榮耀」鼓勵同學,青春不要留白,好好珍惜在台灣的求學機會,在台灣重視全人教育的環境下,積極融入、快樂學習,高中畢業後繼續升學,完成學業後留台發展,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他日也能成為母校引以為榮的驕傲。 淡江中學柯賜賢校長表示,他曾教導藝人周杰倫3年的數學課程,深感同學們在適性發展的環境中,能培養興趣,並發揮潛能,也對同學優異的表現感到與有榮焉。 學校師長也分享港生的學習情形及優異表現,包括安排台灣同學擔任剛入讀一年級歐同學的「小天使」,協助他適應生活與學習環境;雙語班二年級的毛同學熱愛運動,曾因參與球類競賽受傷住院,在全校師生的關心及照顧下,現已康復及重返他最愛的運動場,並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及苗圃計畫;音樂班三年級的陳同學因喜愛周杰倫而接觸音樂,並通過音樂資賦優異鑑定轉讀音樂班,現在正為升讀心儀大學積極準備中;雙語班三年級的何同學不僅多次在英文競賽中獲獎,更擔任新北市全球公民大使,向世界傳遞臺灣的美好。 家長們對於政府的關心及校方對孩子的照顧表達感謝,也對孩子們在台灣的學習及未來發展相當有信心,並鼓勵孩子未來在台灣繼續升學,更有家長原本是利用假期從香港來台灣探望孩子,後來也申請在台居留,並規劃在台定居。 盧處長也補充,政府非常歡迎港澳同學來台就讀高中,並繼續升學。陸委會將與策進會持續以多元形式關懷在台港澳學生的學習及適應情形,聆聽心聲及了解實際需求,積極提供各項支持措施,幫助他們在台灣順利完成學業並留台發展,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READ MORE

2024/11

/19

交流辦活動訊息

陸委會與策進會前往台南關懷港人新住民家庭 樂見港人發揮所長服務社會

大陸委員會林佩君參事偕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於11月19日參加內政部移民署「到府服務、宅配愛」活動,來到台南拜訪長年從事護理工作、定居台灣的香港護理師謝淑芳女士一家。林參事表示,台灣是一個多元共榮、自由民主的社會,政府歡迎認同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台灣價值的港澳朋友來台生活,並持續關懷、瞭解其需求,協助適應並融入台灣大家庭,讓他們在各行各業發揮所長、安心生活。 謝淑芳女士曾在香港擔任護理師30多年,並於110年與丈夫沈成喜先生及女兒一同移居台灣。她發揮香港人「獅子山」奮鬥精神,努力讀書成功考取台灣護理師執照,曾至老人養護中心服務,卻因不熟悉台語,與養護中心的長輩溝通時出現許多困難,但她並未因此卻步,轉而開始學習台語,也希望精進國語能力,為長照服務貢獻心力。謝女士的丈夫沈成喜先生在香港時曾是會計師,來台定居後開始學習台灣稅務制度,了解後發現,香港稅制較台灣簡單且沒有遺產稅,他總是盡其所能的提供香港新住民稅務上的協助。 謝女士表示,經由朋友介紹來到台南居住,深深感受到台南人的熱情與貼心,尤其是她和先生一起去學開車時,鄰居義不容辭的熱心協助照顧女兒,讓他們覺得充滿人情味的台南,真的是舒適宜居的幸福城市。她也曾於去年座談會分享自己的經驗,成功拿到身分證後,也向香港朋友們分享喜訊,也大大增加香港朋友們移居台灣的信心。 謝女士坦言,初來台灣時在語言、交通、生活等方面遇到一些挑戰,但在他們互相支持,及台灣民眾熱心的幫助,他們逐漸適應台灣生活,也決心在這片土地上繼續耕耘,感謝台灣人溫暖的待人之道,讓他們在台灣找到歸屬感。 林參事表示,台灣歡迎香港新住民朋友來台定居,也對謝淑芳女士一家人的付出深表讚賞,他們藉由各自的專業貢獻台灣社會,謝淑芳女士積極進取,不但順利考取護理師證照,還主動學習台語讓長輩被照顧得更好,為台灣高齡社會出一份力量;沈成喜先生退而不休,學習台灣稅務制度服務香港朋友,體現「活到老學到老」的好學精神。他們勇於學習新事物、熱心助人的精神令人敬佩,他們不僅適應台灣生活,也是樂於回饋社會的美好典範,讓台灣變得更好。 林參事說,為協助港澳朋友在台生活,策進會轄下「臺港服務交流辦公室」設有諮詢專線(02-2700-3199),如港澳朋友有居留、定居輔導、生活適應等各種問題皆可諮詢。未來陸委會與策進會將持續與各機關、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合作,繼續辦理多元活動,如「臺適生活」講座、關懷港澳人士居留定居座談會等,相關資訊可參考策進會官網、臉書及IG。臉書

READ MORE

2024/11

/18

交流辦活動訊息

陸委會與策進會訪視新竹新住民港人馮潔欣 樂見港人在台安居樂業安身立命

大陸委員會參事楚恆惠偕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同仁,本(18)日出席內政部移民署「到府服務、宅配愛」聯合訪視活動,與移居新竹經營「每事設計有限公司」的香港新住民馮潔欣女士座談交流,聆聽她在台創業經驗與分享生活點滴。 楚參事表示,政府歡迎每一位有心來台發展的移居者在台落地生根,陸委會及策進會秉持著主動關心服務港澳朋友的精神,從112年開始,已在全台各地區舉辦了10多場次的「關懷港澳人士居留定居座談會」,計有超過700位港澳朋友參加,座談會透過面對面的溝通,直接解答疑惑,協助港澳朋友們解決所遇問題,也成為港澳朋友認識同鄉的平台,參與者也透過社群網絡的分享,讓更多未到場的港澳朋友也可以獲得最新、最完整的實用資訊。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的馮潔欣,於110年8月以投資事由來台居留,創立「每事設計有限公司」,並於113年5月取得定居資格。潔欣分享表示她在就讀大學期間,曾在台灣的設計公司實習,當時便發現台灣在設計風格、概念及理念與香港有許多相似之處,且台灣的社會福利政策良好,生活便利,便對台灣留下良好的印象,又因喜愛台灣的文化、氣候及台灣人的友善與生活態度,而選擇留在台灣生活、申請定居。 潔欣的設計公司主要提供各項設計服務,其中包含產品視覺設計及展覽設計,經營項目為品牌設計、活動或展覽設計及執行等。歷年專案紀錄中,多有與政府機關、餐飲業、新創品牌等各類廠商接洽,因口碑良好,客群已遍布全台。她在台創業及社會融合的經驗,給予許多仍在辦理移民的港人朋友正面的鼓舞,更有信心在台生活。 楚參事在聆聽潔欣分享來台實績及作品後表示,很開心看到潔欣在台創業成果,也鼓勵可利用閒暇時,多去臺灣各地看看,不但可以見識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亦可滋養創作者的內涵,讓未來的創作更貼近在地文化,相信這樣的融合定能創造不一樣的生命精彩。 楚參事進一步指出,陸委會、策進會及桃園市政府將於12月13日合辦「關懷港澳人士居留定居座談會」,輔導協助港澳朋友在台安居樂業,進而順利取得定居,在新故鄉開創幸福新生活,歡迎有興趣的港澳朋友一起報名參加。策進會轄下「臺港服務交流辦公室」,也設有專線(02-2700-3199)提供港澳朋友就業、投資、居留、定居等諮詢服務。相關資訊可參考策進會官網及臉書。 臉書

READ MORE

2024/11

/17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臺灣」第二場藝文環境講座開講 暢談台港藝文環境交流

大陸委員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共同舉辦的「香港文化在臺灣」第二場講座,14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Café以「臺港藝文環境比較」為題精彩開講。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李晉梅組長致詞時表示,藝文環境的內涵可以說是範圍遼闊、博大精深,台灣近年成立許多國家級的場館,無論是在文學、表演、視覺藝術等各個範疇,都擁有許多專業人士與多元的文化深度;香港則有投注大量資源的西九文化區,以及舉辦巴賽爾藝術展等國際性大展的能力與經驗,相信一定有彼此交流、共同合作的空間,也需要思考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尋找共鳴,為台港藝文交流注入新的活力與創意。 本場講座由國家文藝獎得主、策進會文合會王孟超委員,以及香港「不小心創作社」艾文社長擔任講者,並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藝術文化總中心美術館謝佩霓館長擔任主持人。艾文談到自身開啟編劇生涯及設立「不小心創作社」的心路歷程,創立初衷是希望能讓更多人有機會發揮才華,不小心也可以倒寫為「心不小」,展現其推廣藝術文化的志向。在有感於香港創作自由空間收窄後,艾文也決定把「不小心創作社」帶來台灣,希望未來除了寫香港故事,也能寫出屬於台灣的故事。 王孟超以「台灣劇場關鍵報告」為題,講述台灣劇場自80年代起的發展情況以及所遇困境等,十分希望台灣可以成為「華人創作基地」、「亞洲製作中心」以及「西方共製巡演窗口」,並指台灣的創作能力雖強,但仍期待建立更強的「文化自信心」,以走向全世界。 主持人謝佩霓則在與兩位嘉賓討論時談到「審查」,指出不論是民主國家抑或極權國家,都不免會有審查存在;艾文則認為台灣自由度很高,是令他感到「很舒服」的地方,王孟超也認同台灣非常自由,但對偏向產業化、政治認同感到隱憂,謝佩霓則進一步結論,認為找出定位才是最重要的,香港文化亦是在社會中多元化光譜的其一元素,仍然相當期待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本場講座在主持人及講者與現場嘉賓熱烈互動下,為與會者帶來精采的對話及討論,歡迎關心台港文化的朋友到場支持後續講座,交流激發出更多的文化創意! 報名網址

READ MORE

2024/11

/16

交流辦活動訊息

陸委會及策進會年度最終場評點制講座 鼓勵港澳生善用資源開創留台發展機遇

大陸委員會及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昨(15)日於中山大學舉辦「南區港澳生畢業留台評點制講座」,由政府機關代表解說最新政策法規,並邀請畢業校友分享求職經驗,鼓勵港澳生汲取學長姐經驗,提升跨域職能,並善用政府資源及媒合平台,做好銜接職涯準備,開創留台發展機遇。 為協助港澳生畢業後順利銜接就業市場,陸委會及策進會與北、中、南區大學院校合作,辦理超過10場評點制講座,吸引600餘位港澳生參加。本場講座為本年度最終場,由陸委會港澳蒙藏處副處長魏淑娟偕內政部移民署高雄市第一服務站科員尤怡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副研究員劉濬誠及策進會同仁出席,並邀請台灣各大學香港校友會總會榮譽會長麥業成、成功大學香港校友嚴慧詩、實踐大學香港校友梁珮珊及中山大學澳門校友洪浚傑等分享求職經驗,中山大學國際事務處李明軒國際長亦到場勉勵學員,現場提問踴躍,互動熱絡。 魏副處長表示,為促進產業與經濟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近年政府相關部會積極推動各項育才、留才、攬才政策,而港澳生在台灣接受高教培育,熟悉台灣的語言、文化,同時具備海外成長經驗,正是台灣產業發展及企業海外佈局所需延攬的人才,且有愈來愈多港澳生畢業後順利留台一展所長。根據教育部及勞動部的統計,今年1至9月運用評點制取得聘僱許可的港澳生有1,049人,較去年同期成長約13%。今年政府各主管機關更持續推出多項友善及便利措施,包括放寬專門性及技術性工作類型及內容、取消評點制配額人數上限、增加評點項目及配點等,有利港澳生投入就業市場。魏副處長鼓勵同學汲取學長姐的經驗,提升跨域職能,並善用政府資源及媒合平台,做好銜接職涯準備,開創留台發展機遇。 內政部移民署尤科員詳細解說申請覓職居留、工作居留、定居相關注意事項,並提醒港澳生要在居留證效期屆滿前申辦延期,避免因逾期而衍生罰責及影響自身權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劉副研究員則介紹最新修正之專門性及技術性工作類型與內容、評點制的評點項目及配點等,並建議港澳生仔細瞭解相關規定及程序,在尋職時主動向雇主說明及提供協助,以增加僱用率。 香港校友梁珮珊分享來台就讀大學的初衷與求職心路歷程,她在109年疫情期間曾應徵航空公司職務並獲錄取,但因疫情影響航班復航而被迫轉職,之後回到母校實踐大學入學服務處任職,輔導協助與自己背景相似的學弟妹,於今心境一如來台就學初衷,「離開舒適圈、挑戰自我」,過程中雖有斷捨,但得到的是更多回饋。 香港校友嚴慧詩來台就讀研究所,112年畢業後留台就業,任職於成功大學國際事務處。她分享台港兩地的工作環境、假期、薪資與福利待遇皆不同,建議學弟妹投入職場前,先評估自身目標與需求,審慎抉擇,當決定投入時,則全力以赴,並建議學弟妹善加經營人際關係,或有助於日後轉職。 澳門校友洪浚傑分享,他從中山大學畢業後,繼續在成功大學物理研究所就讀,109年畢業後留在成大物理系擔任研究助理,迄今已滿4年,因為取得碩士學位可折抵在台連續居留期間1年,他已在本月初備妥資料向移民署提出定居申請。他也以自身經驗爲例,提醒學弟妹要注意各類證件申辦進度,避免因行政作業疏忽而逾期。 魏副處長補充,為協助港澳居民在台居留、定居及融入台灣生活,陸委會持續與策進會合作舉辦多元活動,並設置「臺港服務交流辦公室」諮詢專線(02)2700-3199(善意久久),港澳居民如有就學、就業、在台生活、申請居留、定居等相關問題,歡迎多加利用。相關資訊可參考策進會官方網站、臉書及IG。 臉書

READ MORE

更新日期 :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