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訊息

2025/10

/03

文合會活動訊息

盧長水出席《馬照跳 舞照跑》藝術聯展 盼深化台港文化交流

名為《馬照跳 舞照跑》 的香港娛樂歷史文件當代藝術聯展,今(3)日起在台北萬華剝皮寮歷史街區揭幕。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處長兼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秘書長盧長水應邀致詞,鼓勵台港年輕世代積極參與文化活動,並期盼未來台港兩地持續深化交流。    這次聯展以「香港娛樂文化」為主題,結合香港十位藝術文化工作者的油畫、攝影、音樂與裝置等藝術創作,以及來自60至90年代的20件賽馬、戲院、棋盤及電影節目單等珍貴紙本文獻,重現香港娛樂文化的發展,且特別選在剝皮寮這個歷史悠久的台灣娛樂文化場域展出,讓觀眾可以跨越時空,感受香港娛樂文化的歷史脈動,並與台灣的在地文化產生深刻共鳴。    盧長水致詞時表示,近年來社會劇烈變遷,許多原本理所當然的文化樣貌快速流失,也正因此,文化的保存與再詮釋更顯重要。而在台灣依然能聽見廣東歌、回味港片、關注賽馬與球賽,同時也珍惜歌仔戲、廟會、老街文化,因為台灣自由、開放、多元、包容的價值,正是文化最溫暖且有力的橋樑。    盧長水並指出,透過這項展覽,不僅喚起對往日娛樂文化的集體回憶,同時也看到香港藝術家在當代環境下,依舊展現強韌生命力與創造力。他期望未來台港持續深化交流,並鼓勵兩地的年輕世代積極參與展覽、教育、影視音樂、文創等產業,讓文化社群交流真正「照跑、照跳」,持續前行。    開幕現場嘉賓雲集。主辦單位表示,此次展覽主軸是台灣與香港的文化對照,萬華區擁有深厚的娛樂文化底蘊,見證了時代更迭卻依舊風華。同樣,賽馬、廣東歌、電影等娛樂文化,亦是香港人世代相傳的生活印記,期盼藉由這場跨地域的展覽,鼓勵台港藝術家持續對話與創作,共同推動文化交流的火花不斷延續。

READ MORE

2025/09

/24

文合會活動訊息

策進會第十五屆文化合作委員會召開首次委員會議,丁曉菁召集人期盼以文化交流促成臺港雙贏成果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轄下文化合作委員會(下稱文合會)第15屆委員已於8月完成聘任,並於本月22日召開首次委員會議,大陸委員會邱垂正主任委員與策進會賴秀如董事長均特別出席表達支持。邱主委表示,文化創作需要自由的滋養,政府歡迎並樂見香港文化人來到臺灣發展、持續創作、發光發熱,展現真正的生命力與創造力,也希望透過策進會的平台,促進臺港文化專業人士互動與合作。   本屆文合會召集人丁曉菁表示,台灣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香港則是亞洲較早國際化的城市,兩地若能深化交流,將有助於文化內涵的擴展與彼此理解。她鼓勵香港的文化工作者來台尋求發展,透過雙向互動,共創雙贏成果。丁召集人說,延續既有的成果及基礎,今年將再辦理臺港文化交流主題的交流與論壇活動。   策進會表示,文合會近年持續推動臺港文化交流,成果豐碩。包括製播「我城與我們-港情港事」podcast節目,以及籌組香港藝文與藝術文化交流團赴港等,今年年初在臺北國際書展與唐山書店合作設置「夯看Hong Kong」專區,辦理超過20場台港文化講座,獲得熱烈迴響及好評,謝佩霓董事於擔任兩屆文合會召集人期間,奠定並留下深厚成果。   本次會議於港人林廷、香港廚師雷啟裕經營的正旅館藍JUNTO餐廳舉行,其餘出席人員包括策進會盧長水秘書長,以及新任委員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褚明仁董事長、文策院王敏惠院長、臺灣文學館陳瑩芳館長、央廣劉嘉偉副總台長等超過20位委員出席,交流氣氛熱絡。

READ MORE

2025/07

/11

文合會活動訊息

2025香港影展《鄉‧港‧情》論壇 新世代導演鏡頭下的情感與記憶

由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與大陸委員會合辦的「2025香港影展」,於7月4日至13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並於7月5日舉辦「鄉‧港‧情」論壇,邀請本屆影展開幕片《爸爸》導演翁子光、《虎毒不》導演陳小娟,與策進會董事兼藝評人謝佩霓、影評人卓男及主持人張士達等嘉賓,分享討論現今香港電影的新樣貌與創作取材的特色。《正義迴廊》導演何爵天、《幻愛》製片鐘宏杰、演員饒星星亦到論壇現場支持。論壇吸引數十位愛好香港電影影迷參加。 本屆香港影展開幕片《爸爸》翁子光導演暢談其創作理念表示,《爸爸》故事情節很簡單,沒有太多懸疑成份。案中的父親,既是受害人的家屬,亦是加害者的家屬,雖然是最簡單的故事,卻充滿最複雜的人情,呈現的是人性與父性的對抗。翁子光說拍《爸爸》是個意外,原本他是此電影的編劇,隔了十年後把《爸爸》的劇本買回來自己拍,也算是宿命。 《虎毒不》陳小娟導演坦言該片是不討喜的題材,因為她不想拍出「完美的受害人」,而是要有一點複雜性及人性的討論。由於陳小娟的成名作《淪落人》,是個討喜也賣座的電影,翁子光及影評人卓男打趣建議陳小娟拍攝喜劇版的《虎不毒》,觀眾反應及票房應該會有所不同。陳小娟於《虎毒不》映後座談透露,故事原型雖不是她個人的婚姻故事,但跟她自身經歷有一定程度的關係。她在成為母親之前,曾對那些看似不稱職的媽媽略有微詞,直到自己經歷生育及育兒,自身才有更多體悟、包容及理解。 針對當下香港電影、創作題材、現實的票房表現及觀眾反應等議題,翁子光認為,最近常討論香港電影題材都很「不商業」,導演都在拍自己想拍的,他笑說,雖然對投資方比較不禮貌,但對他而言,拍電影要投入熱情才能完成好作品。同時也表示,香港電影近年落入一個「怪圈」,往年打打殺殺的影片票房不錯,近年有些也都「仆街」,翁子光自嘲像他自己的《風再起時》也「仆街」。反而非商業性的電影卻賣座,如《破‧地獄》,兩位香港當代最厲害的喜劇演員許冠文和黃子華,挑戰演出極為嚴肅的生死議題,全片沒有搞笑片段卻意外賣作,甚至打破所有香港電影的紀錄。翁子光笑說,《破‧地獄》片名應該改成《破‧紀錄》,讓大家哄堂大笑。 影評人卓男分析,香港電影的題材與觀眾都在改變,尤其在1997年後的幾波衝擊,「看電影」成為港人尋求慰藉以及情感投射的出口,大家在觀影過程產生激盪,導演的故事使觀眾的情緒產生內在共鳴。像是《爸爸》、《虎毒不》、《破‧地獄》、《飯後攻心》、《毒舌大狀》等片,甚至《九龍城寨之圍城》某種程度也在隱喻香港是一座九龍城。 藝評人謝佩霓對香港電影的前景抱持樂觀的態度,她比喻目前香港電影好比在夾縫中找尋空間,但是生命自會找到出路,香港電影也一直在鑿壁引光、咬牙吞血,猶如棉裏藏針般地持續創作,她認為,香港電影的底氣還在,在變與不變之中,持續找尋那道光的出口。翁子光也認同表示,香港電影像是在遺忘的盡頭抓住記憶的尾巴,只要還能拍片,大家就會持續堅持創作。 「2025香港影展」於7月11日(五)至7月13日(日)尚有5個場次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A TWO廳」進行展映,包含《從今以後》、《我談的那場戀愛》、《看我今天怎麼說》及短片精選等,影展全部免費於KKTIX線上開放索票。歡迎喜愛香港電影的影迷們一起感受香港時代精神「鄉‧港‧情未了」。 策進會自2021年起辦理香港影展相關活動,廣受喜愛香港電影影迷好評,未來策進會將持續辦理香港影展,以及其他更多促進港人融入台灣生活的活動,如市集、藝文、公益及體育娛樂等,協助港人適應生活及安居樂業。

READ MORE

2025/07

/04

文合會活動訊息

「2025香港影展」盛大揭幕 13部佳作輪番上場 精彩呈現「鄉・港・情未了」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與大陸委員會合辦的「2025香港影展」,於7月4日至13日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陸委會主委邱垂正、策進會董事長賴秀如、秘書長盧長水、開幕片《爸爸》香港導演翁子光、《虎毒不》導演陳小娟,以及策進會董事謝佩霓、多位經合會與文合會委員參與7月4日晚間的開幕式及開幕片放映,現場座無虛席。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表示,香港電影多年來廣受國人的關注與喜愛,近年隨著整體環境的變化,新一代導演用更細膩的手法,藉由描繪人性與情感反映當下社會面貌,喚起觀眾共鳴;邱主委指出,「創作」需要自由的土壤,台灣作為一塊自由沃土,可以為許多移居來台的香港電影人或文化產業工作者,提供多元題材與創作空間。此外,本次影展短片單元「留離之際」所放映的三部短片,其三位新銳女性導演都在台灣大專院校研讀電影,展現陸委會長期鼓勵協助香港年輕人來台就學及發展的顯著成果。邱垂正亦表示陸委會將持續支持策進會推動台港健康有序的交流。 策進會董事長賴秀如說明,本屆影展以「鄉・港・情未了」為主題,精選13部近兩年香港的代表作品,聚焦在香港家庭成員的互動、在地的生活日常與人性溫度,也勾勒現代香港社會的多元樣貌與深層情感。並強調透過策進會長期的努力,讓台港民眾有更多正向互動及認識,成為促進台港交流最堅實的橋樑。 開幕片《爸爸》改編自2010年香港荃灣享和街命案。導演翁子光在《爸爸》的故事裡,並沒有描繪過多案件細節,而是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感受,希望觀眾從自己的觀點,去體會影片中這位同時身為被害者家屬及加害者家屬的爸爸,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與家庭。 策進會表示,本次影展為期6天,網羅香港中壯代、新生代導演佳作。除開幕片《爸爸》,尚包括《虎毒不》、《破・地獄》、《從今以後》、《我談的那場戀愛》、《看我今天怎麼說》等劇情片,《十方之地》、《冬未來》兩部紀錄片,以及《獄中信—鄒幸彤》、《慧童》、《游離之繞》、《冬日晨光》、《漂與泊之間》等5部短片。本屆影展受到影迷熱烈歡迎,開放線上索票後,短短數天,所有場次均索票一空。此外,7月5日的「鄉・港・情」論壇,也將邀請翁子光、陳小娟兩位香港知名導演,與策進會董事謝佩霓、影評人卓男,暢談他們的電影創作之旅,精彩可期,歡迎喜愛香港電影的朋友踴躍參加。

READ MORE

2025/07

/01

文合會活動訊息

2025香港影展將於7月4日盛大展開 邀請大家共譜一曲「鄉・港・情未了」

由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與大陸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5香港影展」,即將於7月4日隆重登場!本屆影展將以「鄉・港・情未了」為主題,精選13部近年香港代表作品,類型包括劇情、紀錄等長、短片。主題聚焦於香港在地的生活日常與人性溫度,勾勒現代香港社會的多元樣貌與深層情感。 本屆開幕片《爸爸》是香港中生代備受矚目的翁子光導演最新作品,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描寫一位精神疾障的兒子,意外親弒母親與妹妹,父親既無法憎恨生者、亦無法忘記亡者,努力活在回憶與幻想的爸爸,如何面對人生的漫漫長路。本片獲得第3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及最佳新演員等多項殊榮。 另一部描寫家庭親情的《虎毒不》,則是陳小娟導演描繪初為人母的媽媽,在家庭、社會及職場等多方壓力下,如何強勉自已成為他人眼中的媽媽。《爸爸》與《虎毒不》,兩部生活日常的父母題材,卻深切的刻畫「得到母性,失去人性;失去人性,尋回父愛」的兩難。本次影展,很榮幸邀請到翁子光、陳小娟兩位導演參與,將來台出席開幕式、映後座談及論壇活動,與觀眾影迷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 此外,本次影展還選映創造港片華語電影票房紀錄的《破‧地獄》,導演陳茂賢以香港特有的殯葬儀式破地獄為主題,在生者與亡者雙方一線之間,既為亡者破地獄往極樂之境,也為生人破地獄留下樂活之地。楊曜愷的《從今以後》,則透過一對女同志面對另一半的離世,述說接連而來的信任折磨與摯愛的愛情試煉。當《我談的那場戀愛》竟是一場網戀詐騙,何妙祺以虛實交錯的愛情,帶領觀眾述說一段「愛情,只要你相信,就是真的」的現代網戀。黃修平的《看我今天怎麼說》,以三位聾人青年為主題,呈現聽障社群間的情誼與衝突,如何闖盪一場無聲勝有聲的人生旅程。 本屆香港影展另一個特色,則是延續去年普獲好評,與香港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合作的「短片精選─留離之際」單元,三部短片以台港之間婚姻、血緣、出走及返鄉等題材,述說主角們遊走在原鄉與他鄉之際,對自身認同及身分界定的深層思慮。包括林慰玲導演的《游離之繞》、戴正瑜的《冬日晨光》、廖文莉的《漂與泊之間》。另一短片主題「時代烙記」,紀錄動盪時代中的理想堅持及家庭傷痛,包括綠豆團隊的紀錄片《獄中信—鄒幸彤》、任俠導演的《慧童》。紀錄片則有黃肇邦的《十方之地》與曾翠珊《冬未來》兩部,以紅墈、西貢蠔涌兩地為景,更貼近土地、社群及人民,記錄當下香港的變遷與離散,既天地無情,又人間有情。 本屆影展除邀請翁子光、陳小娟導演來台參與盛會,更邀請卓男、崔允信、沐羽、謝佩霓、鴻鴻、張士達及黃曦等多位知名台港影評人、策展人及作家參與論壇、映後座談等影展活動,與現場觀眾面對面交流。 本屆影展將於7月4日(五)至7月6日(日)以及7月11日(五)至7月13日(日)在台北「光點華山電影館A TWO廳」進行展映,六天影展全部免費於KKTIX線上開放索票。喜歡溫馨感人、多元多采的香港電影影迷們,千萬別錯過一年一度的難得機會。

READ MORE

2025/04

/08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藝文與建築文化交流團深化台港文化交流 持續加深兩地藝術動能

為加強台港兩地在藝術與建築領域之交流,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於去(113)年11月及本(114)年3月下旬,分別由文合會謝佩霓召集人及王孟超委員帶領「2024香港藝文與建築文化交流團」赴港參訪,並與香港建築、藝術等相關專業人士進行交流,促進兩地在文化創意、建築設計及永續發展等領域的合作與學術對話。 訪團行程涵蓋西九文化區、M+、戲曲中心、大館、黃竹坑藝術聚落、及Henning Larson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逸夫演藝中心等香港重要文化及建築地標,更於4月2日上午與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共同舉辦沙龍講座,由謝佩霓召集人、邱瑗委員、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呂欽文兼任級教授及中城再生文化協會䌓運隆理事長等人擔任講者,並與香港大學副院長曾慶豪教授、實務副教授歐暉等多位港大學者與談,深入探討建築理念、場館設計、空間經營、永續建築及藝術保護等議題。 講者內容除以台北故宮博物院與國立台灣大學人文大樓等歷史建築為例,探討如何保護文化遺產並融入現代設計理念,也分享了即將於本年底亮相的國立清華大學宏亮美術館、台中國家歌劇院等兼顧永續發展與美學特色的新式建築設計理念。講座以全英文進行,為台港文化及學術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激發雙方在建築設計領域的深入討論。 策進會表示,本次參訪加深了兩地在藝術、建築及文化領域的合作動能,期待創造更多雙向交流,並持續豐富台港文化合作及發展。

READ MORE

2025/03

/24

文合會活動訊息

海鷗社首度在台舉辦中文寫作比賽 頒獎典禮展現參賽者才華與創意

由香港社團海鷗社主辦的「中文寫作比賽2024海外邀請賽」於本(114)年3月23日假台北市議會交誼廳舉行頒獎典禮,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科長兼策進會文化組長竇文暉應邀出席為得獎者頒發獎項。竇科長在致詞中表示,感謝海鷗社長期推動台港各項民間交流,增進台港民眾的相互瞭解與情誼。他指出,該社自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超過20屆的徵文比賽,並在今年首次將參加對象擴展至泰國、菲律賓、日本及韓國等地的學生,讓這項比賽成為一個具國際性的文化賽事,值得充分肯定。 竇科長強調,良好的中文寫作不僅需要有大量的閱讀與清晰的思維,還需具備創意和獨到的見解,他恭喜得獎同學脫穎而出,除獲得優渥的獎金獎品,也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滿滿成就感。 海鷗社李嘉華社長表示,舉辦中文寫作比賽的主要目的是促進文化與教育的交流,希望參賽者透過這個比賽,展現自己對中文的熱愛與理解,今年比賽吸引了來自各地的學生踴躍參與,共收到超過200件的作品,充分展現了每位參賽者的才華與創意。 頒獎典禮上還有多位來自香港的社團與校友會代表參與,在現場與得獎同學互動交流,氣氛熱絡。其他與會的嘉賓包括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童惠珍理事長、海鷗社黃俊輝主席、王化民顧問、曾沛騰顧問、比賽評審暨南大學陳正芳教授、香港學者柴宇瀚博士等。

READ MORE

2025/02

/04

文合會活動訊息

台北國際書展「夯看Hong Kong」專區熱鬧開展,陸委會邱主委現身力挺,見證台港文化深厚價值

2025台北國際書展今(4)日在台北世貿熱鬧登場,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與陸委會合作,於書展設立「夯看Hong Kong–書香滿港在台灣」獨立館區,展示逾50本具代表性的香港圖書,並舉辦20場系列文化講座。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出席開幕茶會表示,近年許多香港作家移居台灣,香港獨特的文化,不僅豐富了台灣文化的內涵,也讓台灣讀者深受啟發,透過國際書展的平台展現台港文化的深厚價值,對深化台港交流別具意義。 邱主委指出,台港兩地皆使用繁體字,台灣自由的沃土更是香港作家的文學殿堂。受到香港情勢影響,近年來有愈來愈多香港作家移居台灣,而移居台灣後的生活體驗,為他們的創作提供了更多靈感,這些作品蘊含對香港的眷戀,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多樣性,更有許多香港作家憑藉獨特的文化背景與多元的創作題材,獲得文學獎項的肯定,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現了香港的獨特文化,也讓台灣讀者深受啟發。陸委會將繼續與策進會合作,協助香港文化工作者在台灣安居樂業,共同為台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入更多的活力。 策進會表示,「夯看Hong Kong–書香滿港在台灣」開展首日吸引眾多觀展人潮,策進會文化合作委員會謝佩霓召集人、王孟超委員、劉克襄委員、陳隆昊委員、趙政岷委員、張鐵志委員等多位文合會委員,以及中研院陳健民教授、鄧小樺作家、張潔平作家、柳廣成漫畫家、黃國才藝術家等臺港文化人士也到場支持。書展活動將持續至2月9日,歡迎喜愛香港文化的朋友踴躍觀展、購書及參加講座,以實際行動支持文學創作,策進會也將持續推動台港健康有序的交流,為台港兩地營造更友好的氛圍。 |夯看Hong Kong–書香滿港在台灣| 活動時間:2月4日至2月9日 攤位編號:唐山書店 C1034 (講座資訊各場次講者、時間等資訊請詳圖片)

READ MORE

2024/12

/26

文合會活動訊息

策進會文合會舉行委員會議 將持續深化臺港文化交流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下稱策進會)於本(113)年12月26日舉辦本年度第2次文化合作委員會(下稱文合會)委員會議,大陸委員會邱垂正主委特別到場致意,感謝文合會委員的付出與參與,期盼未來文合會能繼續與陸委會攜手,持續深化及推動臺港間健康有序的交流及互動。 邱主委表示,文合會本年於臺北國際書展期間辦理「同你港故事-香港主題專區」,吸引大量民眾參與,並精心籌辦「2024香港影展」、「香港文化在臺灣」等活動,展現香港文化的獨特魅力,提升國人對臺港文化的關注;最難得的是本年順利籌組「臺港藝文及建築文化交流團」赴港交流,讓兩地專業人士在建築、藝術等領域展開對話,為未來的文化共創打下了堅實基礎,可謂成果豐碩。 策進會賴董事長秀如表示,策進會預算有限,有賴來自民間的文化委員在各個領域發揮影響力,持續累積臺港文化交流能量,推升臺港關係正向發展。謝佩霓召集人期盼以訪視及講座形式,與在臺灣的香港文化人有更多的交流,傳遞臺港文化互動能量;龔書章委員於會上建議可邀請建築專業人士分享臺港建築之內涵與發展,藉此探討兩地社會發展的關係與脈絡,呂景民委員提出以臺港戲曲音樂的創新演繹為主題,開啟兩地音樂的合作。 盧長水秘書長表示,策進會已規劃於2025年在臺北國際書展中,以「夯看HONG KONG」香港主題專區,並舉辦一系列文化講座,明年度亦將於組團參與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等重要展會,並規劃辦理臺港文化交流論壇等活動,邀請香港建築及藝文等專業人士來臺參加,有關委員所提意見,亦將落實辦理。
 本次會議,出席者包括文合會謝佩霓召集人,及委員丁曉菁、王孟超、呂景民、李韻儀、林巾力、邱懷萱、胡嘉、張逸羣、張鐵志、陳隆昊、彭俊亨、曾嬿卿、游蕙芬、劉克襄、劉嘉明、蔡佩烜、蔡珠兒、閻鴻亞、龔書章等20位委員,策進會黃副秘書長廷輝、文化組竇組長文暉及同仁亦列席與會,與會委員共同熱烈討論未來臺港文化交流的推展方向,會議圓滿順利。

READ MORE

2024/12

/08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臺灣」壓軸文學場講座圓滿落幕 台港重量級人士抒發對香港情感

大陸委員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共同舉辦的「香港文化在臺灣」壓軸場講座,12月7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Café以「文學」為題,持續帶來精彩講座。大陸委員會林佩君參事致詞時表示,文學看似是個人情感的抒發,實則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對話,文學的價值在於提供人們想像力的啟發與延伸,絕非時下流行的短影音影片帶來的短暫感官刺激所能取代。 知名作家陳慧首先談到她在台灣書寫的經歷與感受,認為兩者最大的分別在於「空間」,並分享了曾到過寫作的咖啡廳以及遇過的貓,雖然部分咖啡廳已經結業,但在生活與記憶慢慢堆疊的過程中,開始建立了屬於自己與這些地方的記憶,也分享自己在體會台灣文化後,異地書寫香港的感受及心境轉變。 在台灣創辦「2046出版社」的鄧小樺,則以「離散者的創作與出版」為題,帶領觀眾更了解港人在台灣辦出版社的想法、離散族群更真實的一面,以及背後所蘊含的情緒。她指出,台灣是香港文學的殿堂,也是庇護所,在2019年後許多香港人進入了「失語」狀態,許多人不知如何去說自己的情緒,而其出版社的目標,就是「保留真相、堅守自由」。離散就如同遭遇洪水,自己的任務就是把其中的寶物打撈起來,並和大家說明價值,從而說好自己版本的香港。 曾在香港生活7年的作家平路,作為主持人也在對談環節中帶領討論,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香港,離開一個地方才能真正更了解一個地方﹐雖然陳慧及鄧小樺離開了香港,但也是一個能更清晰去看香港、同時亦好好看台灣的機會。 講座就在三位重量級主持人及講者分享,以及與現場熱愛文化及文學的朋友們熱烈討論下,為「香港文化在台灣」系列講座畫下完美句點。策進會表示,台港交流頻密,未來將持續辦理各種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活動,增加台港民眾互相認識與理解的機會。

READ MORE

更新日期 : 2025/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