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會訊息

2024/12

/01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臺灣」第六場講座 分享台港劇場藝術

大陸委員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共同舉辦的「香港文化在臺灣」第六場講座,以「劇場」為主題,11月30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Café熱烈開講。陸委會李晉梅組長表示,許多香港劇場專業人士移居來台,為台灣劇場文化注入能量,希望能推動普及,讓更多人親近演出作品,共享精彩的戲劇藝術。 本場講座由「糊塗劇班」創辦人兼行政總監魏綺珊及藝術總監陳文剛擔任講者,並邀請台灣導演,同時也是策展人、詩人鴻鴻擔任主持人。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李晉梅組長致詞時表示,近年台灣成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藝文場所,致力將劇場藝術帶入群眾日常,而香港有許多劇場相關的專業人士移居來台,為台灣劇場文化注入能量,希望能推動普及,讓更多人都親近這些演出作品,共同享受精彩的戲劇藝術。 魏綺珊表示,香港環境近年雖有轉變,但仍有許多不同機會,只是需要更多時間摸索,她並以曾在台灣咖啡廳、酒吧演出的經驗,說明台灣比香港有更多空間及可能性。 魏綺珊與陳文剛分別分享2013年創立無障礙劇團的經驗,包含曾公映過《天虹戰隊》等作品,過程中雖面臨許多困難及挑戰,但能讓不同障別人士衝破障礙,享有平等機會去接觸藝術、進行表演,建立自信及展現才能,十分有意義,期待能把無障礙劇團的概念帶到台灣。 二人也介紹糊塗戲班近年的作品,主要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情感連結,並以《二人系列》作品為例,說明透過身體語言及表演者之間的肢體作動,呈現出夫妻關係,創意及趣味十足。 對談環節由鴻鴻與講者共同探討及分享台港整體劇場環境的觀察,並與現場嘉賓熱烈互動及意見交流。也歡迎關心台港文化的朋友,繼續支持下週「漫畫」及「文學」講座,共同激盪更多的文化創意。

READ MORE

2024/11

/30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臺灣」第五場藝文環境講座開講 何世光與茜利妹共談移居台灣後創作心路

大陸委員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共同舉辦的「香港文化在臺灣」第五場講座,以「藝術」為主題,29日晚間持續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 Café精彩開講。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蔡孟潔科長致詞時表示,藝文創作貴在多元,而台灣正是能容納各種藝文創作的所在,無論先來後到,大家都是「Team Taiwan」,台灣也會持續努力營造更優質的環境,讓不同的人都得以在此自由空間創作,從而營造文化台灣、藝術台灣。 本場講座由來自香港的何世光藝術家及茜利妹跨媒體藝術家擔任講者。何世光除了具備影評人及媒體人身分,更在講座中稱自己為「繪貓師」,除了談及自身開始畫貓的契機,也分享甫於11月辦畢的東京畫展,即是結合來自香港的台灣人之兩者身分定位,令人感動,但重要的是希望能用自己的作品為人帶來快樂,十分著重在情感及與人的連結。而茜利妹亦在講座中分享自己在臺灣的創作,包括展覽、戲劇、短片等,作品豐富多元,且風格直率強烈。茜利妹也在講座中表示,部分香港議題的作品,現多以在海外展示為主,因此十分感恩臺灣為她提供很大的空間得以進行自由創作。 在對談環節,何世光也感性抒發自身的經驗及想法,與嘉賓溫馨互動,更勸勉有志從事藝術的人要保持「熱誠」,繼續努力,本日講座也在講者與嘉賓的熱烈互動中激發出不少靈感,也歡迎關心台港文化的朋友到場支持後續的「漫畫」場及「文學」場,持續交流更多的文化創意!報名網址

READ MORE

2024/11

/25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台灣」第四場講座開講 香港學者梁啟智分享台港出版經驗

大陸委會員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舉辦的「香港文化在台灣」系列講座,第四場以「出版」為主題,22日晚間繼續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 Café展開,陸委會港澳蒙藏處科長兼策進會文化組組長竇文暉致詞時表示,香港文化有其獨特魅力,無論是透過出版、電影、戲劇等型態在臺灣自由多元的沃土予以保存及發揚,都有其重要的意義與價值,亦有助營造台港友好的氛圍。 本場講座由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董事長趙政岷主持及香港學者作家梁啟智主講,梁啟智以自身經驗暢談在台灣出版、經營出版,以及保存出版品的經驗,他表示,目前在香港有許多從事「地方書寫」的出版品,從這些作品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大家對於香港充滿熱愛,而他在中央研究院進行的香港主題研究計畫,已經蒐集了許多香港社會重要的文化物件,比如香港第一屆特首選舉的選票,以及香港電影黃金年代的娛樂專刊等。他認為台灣與香港地理位置接近,同樣使用繁體文字,又沒有時差問題,可以隨時得知香港的消息,具有成為香港研究國際基地的優勢。 在對談環節,梁啟智以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方式抒發對香港的情感,與現場嘉賓溫馨互動。他與趙政岷董事長均認為,如果把時間拉長至50年或100年後,對於香港現在的變化無須太過悲觀,期盼大家能對香港持續關注,以迎向更好的未來。 「香港文化在臺灣」後續講座主題包括「藝術」、「劇場」、「漫畫」、「文學」4場次,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參加。報名網址

READ MORE

2024/11

/23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台灣」第三場開講 從茶餐廳看台港兩地飲食文化差異

大陸委會員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舉辦的「香港文化在台灣」系列講座,第三場以「飲食」為主題,21日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Café開講,由九月茶餐廳創辦人Andy及台灣飲食作家蔡珠兒對談。陸委會港澳蒙藏處專門委員兼策進會黃廷輝副秘書長致詞時表示,民以食為天,飲食是我們的日常,也是文化與歷史的縮影,可以感受到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以及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策進會曾經辦過許多台港飲食文化交流的活動,有座談、講座以及辦桌、市集等,都受到極大的歡迎。 黃廷輝副秘書長說,Andy的九月茶餐廳現在是在台北最具代表性的港人餐廳,他發揮了香港茶餐廳求變、多元的特色,調整出台灣人與香港人都喜歡的料理,讓移居來台的香港朋友有地方可以一解鄉愁。蔡珠兒老師是著名的作家與美食家,熟知香港飲食特色與餐廳文化,她曾說過茶餐廳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象徵,因為它的空間跟香港庶民非常接近。而無論港人移居到何處,只要吃得到香港的食物,就能吃得到自由的味道。 曾經在香港居住近20年的蔡珠兒老師首先向觀眾簡述香港飲食文化,從五星級的高級餐廳,到不同菜系的餐館以及大排檔,展現了香港國際化與多元化的特色。Andy談及自己在台灣開茶餐廳的心路經歷與心得,以及在台灣找尋及還原香港味道的過程。二人從醬汁、食材、味道、香料等角度出發,探討台港兩地的飲食差異。兩人特別談到茶餐廳的空間設計,蔡珠兒以香港電影《月滿軒尼詩》中出現的豎牌:「淨飲雙計,齋坐三計,相體四計,談情五計,鬧交六計」,探討空間運用與資本主義的關係。隨著港人移居到不同地方,兩位講者皆認為茶餐廳的文化象徵已產生變化,不少開設在外國的茶餐廳定位與咖啡廳相似,與以往庶民飲食的形象有所不同,亦反映出階級的流動。 本場講座參與人數爆滿,兩位講者與現場嘉賓熱烈互動下,為與會者帶來富有趣味的討論。歡迎關心台港文化的朋友到場支持後續講座,交流激發出更多的文化創意!報名網址

READ MORE

2024/11

/17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臺灣」第二場藝文環境講座開講 暢談台港藝文環境交流

大陸委員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共同舉辦的「香港文化在臺灣」第二場講座,14日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Café以「臺港藝文環境比較」為題精彩開講。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李晉梅組長致詞時表示,藝文環境的內涵可以說是範圍遼闊、博大精深,台灣近年成立許多國家級的場館,無論是在文學、表演、視覺藝術等各個範疇,都擁有許多專業人士與多元的文化深度;香港則有投注大量資源的西九文化區,以及舉辦巴賽爾藝術展等國際性大展的能力與經驗,相信一定有彼此交流、共同合作的空間,也需要思考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尋找共鳴,為台港藝文交流注入新的活力與創意。 本場講座由國家文藝獎得主、策進會文合會王孟超委員,以及香港「不小心創作社」艾文社長擔任講者,並邀請到國立清華大學藝術文化總中心美術館謝佩霓館長擔任主持人。艾文談到自身開啟編劇生涯及設立「不小心創作社」的心路歷程,創立初衷是希望能讓更多人有機會發揮才華,不小心也可以倒寫為「心不小」,展現其推廣藝術文化的志向。在有感於香港創作自由空間收窄後,艾文也決定把「不小心創作社」帶來台灣,希望未來除了寫香港故事,也能寫出屬於台灣的故事。 王孟超以「台灣劇場關鍵報告」為題,講述台灣劇場自80年代起的發展情況以及所遇困境等,十分希望台灣可以成為「華人創作基地」、「亞洲製作中心」以及「西方共製巡演窗口」,並指台灣的創作能力雖強,但仍期待建立更強的「文化自信心」,以走向全世界。 主持人謝佩霓則在與兩位嘉賓討論時談到「審查」,指出不論是民主國家抑或極權國家,都不免會有審查存在;艾文則認為台灣自由度很高,是令他感到「很舒服」的地方,王孟超也認同台灣非常自由,但對偏向產業化、政治認同感到隱憂,謝佩霓則進一步結論,認為找出定位才是最重要的,香港文化亦是在社會中多元化光譜的其一元素,仍然相當期待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本場講座在主持人及講者與現場嘉賓熱烈互動下,為與會者帶來精采的對話及討論,歡迎關心台港文化的朋友到場支持後續講座,交流激發出更多的文化創意! 報名網址

READ MORE

2024/11

/09

文合會活動訊息

「香港文化在台灣」首場講座開麥拉 期待香港文化專業人士在台發光發熱

為增進台港文化交流及彼此互動瞭解,大陸委員會與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共同舉辦的「香港文化在臺灣」系列講座,於昨(8)日晚間在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VERSE Bar&Café正式開講。大陸委員會港澳蒙藏處處長兼策進會秘書長盧長水致詞時表示,台灣擁有自由民主的沃土,又有豐富的藝術與人文底蘊,成為香港文化專業人士的創作天地與新樂園,而他們的努力已逐漸開花結果,比如梁莉姿、廖偉棠、陳慧、沐羽等香港作家,分別拿到文化部金鼎獎以及臺北國際書展首獎;香港演員鄭敏妮、張啟樂也分別榮獲金片子大賽評審團特別獎及廣播金鐘獎。相信這些佳績都只是序曲,未來一定會有更多香港文化人在台灣發光發熱,讓具有香港特色的文化風采繼續在台灣成長茁壯。 盧長水處長指出,政府持續推動台港經貿文化交流,並協助移居來台的港人能夠安居樂業,陸委會與策進會在上個週末合作辦理的「好友港節」市集,有66個香港與台灣特色飲食及文創商品的攤位、超過1萬5千人次的民眾參加,成為許多在台發展香港朋友的嘉年華會,也提供國內民眾瞭解香港文化特色的活動平台;另於12月5日至6日即將在高雄舉辦「臺港經貿論壇」,向香港旅遊業者及KOL推介台灣觀光特色。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截至10月底,港澳來台旅客已經超過一百萬人次,高居境外旅客第一。台灣與香港地理位置接近,人員往來密切,如果能夠營造友善互動的關係與氛圍,對於兩地人民的福祉與權益,才能有更大的增進與保障。 「香港文化在台灣」首場講座以「設計」為主題,盧長水說,設計不僅是實用功能的體現,更是一種藝術創作的表達,甚至深化到個人情感的展現,讓設計作品得到自己的靈魂。在台灣,無論是在工業設計、視覺設計或者空間規劃等方面,均展現出強大活力並充滿創意,而香港的設計則結合商業與創意,讓台港在設計領域的多元交流與融合,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本場講座分別由台灣及香港知名設計師馮宇、毛灼然擔任主持人及講者。馮宇提出台港設計風格的異同,他認為香港的設計比較現代、簡潔、國際化,但當中缺少了一點溫度,而這點正是台灣設計所擅長,善於把人文及溫度融入設計中。毛灼然表示認同,認為台灣的「包容性」是最為珍貴之處,正因為這種特質,使不同地方的文化都可以被吸納及應用。 毛灼然也分享了他曾參與的數個項目,包括為香港高鐵站製作的「迷失霓虹」、香港M+博物館的「M+敢探號」、台北當代藝術館的「你好,人類!」等,他強調,自由開放的社會是建立城市文化與設計美學的重要因素。 本場講座在主持人及講者與現場嘉賓熱烈互動下,讓與會者渡過一個充滿知性的夜晚。後續還有藝文、飲食、出版、藝術、劇場、漫畫及文學等7場主題講座,歡迎每一位關心台港文化的朋友到場支持,交流激發出更多的文化創意! 報名網址

READ MORE

2024/08

/21

文合會活動訊息

2024香港影展完美閉幕,在臺港人熱情到場觀影,總計逾千名觀眾入場,成果豐碩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與大陸委員會合辦的「2024香港影展」,於8月9日至14日在臺北市光點華山電影館為期六天舉行香港電影放映,共有11部近年香港代表性作品、進行9場次放映,並舉辦「香港新世代導演的創作之旅」論壇。本屆香港影展,臺灣觀眾反應熱烈,且有不少在臺港人熱情到場觀影,總計逾千名觀眾入場,成果豐碩。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在開幕式強調,陸委會與策進會,持續加強臺港文化交流活動,並提供香港電影人及在臺港人全面性的服務,一起「挺香港、撐香港」。策進會代理董事長王震緯表示,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艱難,透過臺港雙方文化藝術的持續互動,促進共識、消除隔閡,繼續與香港站在一起。 本屆香港影展特別舉辦「香港新世代導演的創作之旅」論壇,邀請開幕片《但願人長久》導演祝紫嫣、《1人婚禮》導演周冠威、《填詞L》導演黃綺琳,與策進會文化合作委員會召集人暨藝評人謝佩霓、影評人卓男,分享當今香港電影的現況與未來。祝紫嫣、黃琦琳、周冠威、何思蔚四位香港導演也出席映後座談,與觀眾熱絡互動,當提及香港年輕導演的理想及堅持時,現場觀眾也為之動容,齊聲為他們加油。 祝紫嫣導演分享《但願人長久》臺港合作拍片的心得,感覺很開心、很輕鬆,不像香港拍片一直要求速度跟CP值,她還透露,男主角吳慷仁很敬業、很重情義,當她來臺北,還帶她去吳慷仁出道前打工的酒吧,堪稱最惜情的影帝。已是臺灣媳婦的黃綺琳導演也打趣說,她曾接到臺灣某大電視臺來電,要她拍「不會賺錢」的電影,讓她驚訝於臺灣對電影人的支持。 導演周冠威說,儘管香港現在的電影創作環境較為艱難,但他還是堅持創作,與香港電影一起走下去。另他也開心表示,剛結束一部臺港合拍的新電影,敬請觀眾期待。去年獲得金馬最佳劇情短片《直到我看見彼岸》的年輕新秀導演何思蔚,也來臺出席最後一場短片精選映後座談。何思蔚表示,短片在香港,有時不被認為是電影,但在臺灣卻是一種成熟的創作類型,讓她很羨慕臺灣有那麼多短片、非商業電影,還有一連串各種影展。她說去年金馬獎,特地提前20天來臺灣,每天都在衝電影,一天連續看三、四部,讓她對電影創作,更有信心。 策進會表示,將持續加強臺港雙方的文化交流,也感謝影展期間影迷的熱情參與,大家的支持就是策進會舉辦臺港交流活動最大的鼓勵。 2024香港影展活動花絮影片

READ MORE

2024/08

/14

文合會活動訊息

本會文化合作委員會113年第1次委員會議圓滿順利

本會文化合作委員會113年度第1次委員會議於8月9日召開,會議由謝佩霓召集人主持,會中除報告113年臺北國際書展「同你港故事-香港主題專區」活動成果、本年度臺港文化交流參訪團籌備情形等,並就明年度臺北國際書展香港專區暨講座規劃案進行熱烈討論。委員對於明年度參與臺北國際書展均表支持,願積極自動協助場地佈置及文宣設計,配合相關業務推動,盼藉由國際平臺深化臺港交流。 本次會議計有丁曉菁、王孟超、林巾力、邱懷萱、胡嘉、耿一偉、張漢寧、張鐵志、陳隆昊、彭俊亨、趙政岷、劉嘉明、蔡佩烜、蔡珠兒及賴秀如等15位委員出席,本會盧秘書長長水亦偕秘書處同仁列席,會議圓滿順利。

READ MORE

2024/08

/13

文合會活動訊息

「2024香港影展-香港新世代導演創作之旅」論壇,3位香港新世代導演同臺分享創作經驗與熱情

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與大陸委員會合辦的「2024香港影展」,於8月9日至14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特於10日辦理「香港新世代導演創作之旅」論壇,邀請開幕片《但願人長久》導演祝紫嫣、《1人婚禮》導演周冠威、《填詞L》導演黃綺琳,與策進會文化合作委員會召集人暨藝評人謝佩霓、影評人卓男等共同分享、討論香港新世代導演的創作經驗與香港電影的未來。 祝紫嫣感謝臺灣給她的創作支援,她的短片《凪》入選高雄拍,獲得充沛的資金支持,該片也入選大阪亞洲電影節,並獲得香港IFVA獨立短片公開組金獎,在本次影展開幕片《但願人長久》與臺灣影帝吳慷仁合作,更讓她感受到臺灣演員的專業與敬業。黃綺琳指出,在臺灣拍片較能獲得政府的幫助,會有一些獎勵或補助,她深刻體會到臺灣對於新導演在獨立創作的支持,而不是像香港電影商業化的合作模式。周冠威表示,各界都非常關注近年香港情勢的變化,儘管香港電影創作環境艱難,但他仍然會堅持他的電影創作理念,與香港電影一起走下去。 卓男分析,香港導演的特點就是較靈活,儘管這代香港導演的處境較困難、生存空間不易,但她相信他們還是可以絕地求生。謝佩霓指出,香港電影還是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希望新導演們能找到與世界「共振的擺幅」,並認為香港導演會克服問題,找到出口。 此次論壇參與民眾超過80人,現場氣氛熱絡,透過臺港兩地專業電影人的精彩對談,讓大家對香港新世代導演創作之路與香港電影未來發展等,有更深入的瞭解。

READ MORE

2024/08

/09

文合會活動訊息

「2024香港影展」盛大揭幕,11部佳作登場,展開為期6天視覺饗宴之旅

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與大陸委員會合辦的「2024香港影展」,於8月9日至14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舉行。9日舉辦開幕式,開幕片為在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等各大影展,獲得多座獎項的「但願人長久」。陸委會主委邱垂正、策進會代理董事長王震緯、首映片香港導演祝紫嫣,以及策進會文化合作委員會召集人謝佩霓等多位臺港藝文界人士出席開幕式,現場座無虛席。 特別到場支持的陸委會主委邱垂正致詞表示,臺港電影業長期的交流合作,讓兩地不斷出現經典佳作,造福廣大影迷。如同影展開幕片「但願人長久」,就是一部由香港新銳導演、幕後團隊,加上臺灣優秀演員,合作孕育出的好電影。臺港電影界互動的經驗告訴我們,臺港良性交流,對雙方民眾皆有利。陸委會及策進會將一如既往,致力推動臺港健康有序交流,營造臺港關係友好互助的氛圍。邱垂正也說明,政府將持續透過交流互動及經驗分享等方式,幫助在臺港人適應臺灣社會,並歡迎香港的電影及文化專業人士來臺一展所長與臺灣影人與文化人,共同創造更多豐富精彩的經典作品。 策進會代理董事長王震緯表示,這是該會連續第2年舉辦香港影展。去年10月,該會舉辦的影展,共放映4 部香港影片,獲得熱烈迴響。今年特別擴大規模,精選8部長片及3部短片,介紹給國人。王震緯指出,臺港在藝術與文化層面持續互動,有助於促進認識,消除隔閡。策進會長期推動臺港文化交流,本次影展也是其中重要一環。期盼透過電影,拉近臺港間的距離。 本次影展為期6天,除開幕片「但願人長久外」外,尚包括「一人婚禮」、「填詞L」、「詩」等共11部香港電影佳作。開放線上索票後,短短數天,所有場次均已索票一空,受到影迷熱烈歡迎。策進會並表示,8月10日將以「香港新世代導演創作觀」為主題,邀請祝紫嫣、周冠威及黃綺琳等3位香港新銳導演,暢談他們的電影創作理念,精彩可期。歡迎喜愛電影的朋友,踴躍參加。

READ MORE

更新日期 : 2025/07/11